博客
关于我
代码恒久远,GitHub 永流传
阅读量:11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2-26

本文共 101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作者 | 唐小引

题图 | GitHub

来源 | CSDN(ID:CSDNnews)

这两天,在 GitHub 上积极贡献代码的许多开发者都收到了「Arctic Code Vault Contributor」的荣誉勋章的通知,并非常兴奋地晒起了朋友圈。因为这标志着自己在 GitHub 上贡献的代码、写的库都被 GitHub 打包运送到了北极永冻土数百米深处的一个暗室里保存了起来,这些代码与库将被保存 1000 多年。

比如,这是我们的大神,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的:

在去年的 GitHub Universe 大会上,GitHub 正式宣布了 GitHub Archive Program 和 GitHub Arctic Code Vault 计划。GitHub 表示,为了将开源软件留给后代,将建设一个名为 GitHub Arctic Code Vault 的数据存储库,在 2020 年 2 月 2 日前,将扫描所有活跃的公共存储库的快照,并存储在北极世界档案馆中。

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GitHub 的档案合作伙伴 Piql 向 186 卷 piqlFilm(数码感光档案胶片)写入了 21 TB 的代码数据。不过,运送到北极却因疫情遭遇了曲折。

「我们最初的计划是让我们的团队飞往挪威,亲自护送全球开源代码到北极,但随着全球遭受疫情影响,我们不得不调整计划。」GitHub 在官方博客中如此说道。

不过,最终的结果却皆大欢喜。2020 年 7 月 8 日,所有运送的代码成功地存入了北极的代码库。

这些代码是如何能够在北极存储一千年的?这里就要谈到微软的 Project Silica 项目,它能够实现用激光刻蚀石英玻璃来存储数据。并且,GitHub 官方表示,石英玻璃具备抗电磁干扰、防水、抗热等多种优秀特性,是永远为后代保留开源软件的理想存储介质。

现在,想要具体了解自己的哪些项目都被运送到了北极?这点可以从自己的 GitHub 主页上看到。比如以下是笔者的界面:

想要了解更多信息,可阅览 GitHub 官方博客:

https://github.blog/2020-07-16-github-archive-program-the-journey-of-the-worlds-open-source-code-to-the-arctic/

推荐阅读






你点的每个“在看”,我都认真当成了AI

转载地址:http://wjvy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ac mysql 进程_Mac平台下启动MySQL到完全终止MySQL----终端八步走
查看>>
Mac OS 12.0.1 如何安装柯美287打印机驱动,刷卡打印
查看>>
MangoDB4.0版本的安装与配置
查看>>
Manjaro 24.1 “Xahea” 发布!具有 KDE Plasma 6.1.5、GNOME 46 和最新的内核增强功能
查看>>
mapping文件目录生成修改
查看>>
MapReduce程序依赖的jar包
查看>>
mariadb multi-source replication(mariadb多主复制)
查看>>
MaterialForm对tab页进行隐藏
查看>>
Member var and Static var.
查看>>
memcached高速缓存学习笔记001---memcached介绍和安装以及基本使用
查看>>
memcached高速缓存学习笔记003---利用JAVA程序操作memcached crud操作
查看>>
Memcached:Node.js 高性能缓存解决方案
查看>>
memcache、redis原理对比
查看>>
memset初始化高维数组为-1/0
查看>>
Metasploit CGI网关接口渗透测试实战
查看>>
Metasploit Web服务器渗透测试实战
查看>>
Moment.js常见用法总结
查看>>
MongoDB出现Error parsing command line: unrecognised option ‘--fork‘ 的解决方法
查看>>
mxGraph改变图形大小重置overlay位置
查看>>
MongoDB学习笔记(8)--索引及优化索引
查看>>